2022年開年,各大招聘平臺為何都盯上了地鐵站這塊寶地?“戰況”不斷的互聯網招聘行業如今形勢如何?誰又會是最終贏家?
未來網北京3月24日電(記者 凌萌)“未來,我必將成為這行里最好的那個”“謙虛的人,更要直接談”……北京地鐵大望路站,是安靜(化名)每日上下班的必經之路。近一個月的時間里,她感受到了來自多家招聘平臺的信息裹挾。
換乘通道內,boss直聘的招聘廣告蔓延近數百米,直白的廣告語敲打著每個打工人的心房。順著人流前行,脫口秀演員呼蘭、徐志勝代言的智聯招聘廣告鋪滿了整個墻面。不遠處演員李易峰代言的獵聘廣告又映入眼簾……
用安靜的話來說,“這一路,感受到了來自主流招聘平臺的輪番轟炸?!笔聦嵣?互聯網招聘平臺的“戰事”硝煙已彌漫了近20余年,幾經更迭。不少昔日的招聘巨頭隕落在歷史的長河中,也不乏新玩家爭相涌入。
2022年開年,各大招聘平臺為何都盯上了地鐵站這塊寶地?“戰況”不斷的互聯網招聘行業如今形勢如何?誰又會是最終贏家?
2022年開年,互聯網招聘巨頭“卷”進地鐵站
3月的北京,春花初綻,生機盎然,但朝九晚五的職場人無暇顧及于此。在這個被奉為招聘黃金期的“金三銀四”,熙熙攘攘的上下班人潮中,一股焦慮的情緒在暗流涌動著。

北京地鐵大望路站。(未來網記者凌萌 攝)
這份焦慮,或直接來自于他們每日上下班途徑的地鐵站。據未來網此前報道(北京地鐵上演招聘網站廣告“五國”大戰,誰會是最后贏家?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ieme2guonla3vgerwewsmw),早在今年春節前夕,北京多個地鐵站內就已輪番上演了招聘廣告“多國大戰”。
以北京地鐵大望路站為例,在由地鐵1號線至14號線的換乘通道內,就匯集了boss直聘、智聯招聘、獵聘等招聘巨頭。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調侃道,“大望路地鐵站內,左邊是boss直聘,右邊是智聯招聘,往前走點是獵聘,仿佛置身于人才市場……”也有網友感嘆道,“互聯網招聘平臺也如此內卷嗎?”

網友評論
而在北京地鐵望京站內,boss直聘、智聯招聘、獵聘、前程無憂和脈脈五家招聘平臺的巨幅廣告,也近乎在今年2月同時出現。
2022年開年,各大招聘平臺的競爭手段似乎出奇的默契。但稍許留心就會發現,近年來的“金三銀四”,地鐵站都是招聘巨頭們的“必爭之地”。
毫無疑問,作為出行的首要交通方式之一,地鐵站內人流巨大,其中不乏有著招聘需求的上班族。也正因此,招聘巨頭們對于地鐵站內的廣告投放及代言人的選擇都格外用心。
前程無憂、脈脈均采用了直抵人心的簡潔式宣傳語:“先看點評,再找工作,上脈脈都搞定”“換賽道,前程無憂助你升值”。
另一邊,智聯招聘和boss直聘雙雙走起了“喜劇”路線,分別選用了呼蘭、徐志勝兩位脫口秀演員和喜劇演員沈騰,“連什么是快樂星球都談了,就是不談錢???靠譜工作視頻見”“好機會,得自己拼出來,好工作,可以談出來”的宣傳語也都極具喜劇感染力。
于今年2月官宣全新代言人李易峰的獵聘則走起了“流量路線”?!皟炠|人才,就用獵聘聊”的宣傳語,配上橙色的巨幅廣告,在地鐵站內尤為醒目。
經過一個多月的“激戰”,各大招聘平臺戰況如何?近日,未來網記者在走訪中發現,北京多個地鐵站內的投屏窗、墻面上仍鋪設有各大招聘平臺的廣告,直白的廣告語引得不少人停留駐足。
但在地鐵大望路站內,僅留有boss直聘和智聯招聘兩家廣告在“同臺競技”,地鐵望京站內也只剩智聯招聘和脈脈兩家招聘平臺。
新玩家涌入,老玩家“退市”
地鐵站只是在線招聘企業角逐的一個縮影??v觀中國互聯網招聘行業20余年的發展史,猶如大浪淘沙般,幾經更迭。
上世紀90年代,中華英才網、前程無憂、智聯招聘效仿全球最大的在線招聘網站monster的商業模式,將人才市場中的場景從線下搬到了線上。
由此,開啟了中國在線招聘市場的“三國時代”,也讓第一批在線招聘企業吃盡了紅利,從玩家成長為巨頭。2004年,前程無憂率先登陸納斯達克,股票交易代碼為“jobs”。十年后,智聯招聘也選擇在同一個地方敲鐘上市。
中華英才網是最先被“淘”掉的那一個。2008年,中華英才網被monster全資收購,自此消失在人們的視野。

北京地鐵大望路站。(未來網記者凌萌 攝)
而后,移動互聯網的發展,也讓在線招聘模式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,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軌道。在此背景下,獵聘、boss直聘、脈脈等一批新玩家相繼涌入,老牌招聘巨頭的地位備受挑戰。
不同于前程無憂、智聯招聘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職位發布、簡歷搜索、投遞等頗為傳統的服務,獵聘、boss直聘等新玩家的招聘模式各具特色。
2011年,專注于“高端招聘”的獵聘上線,旨在為企業、職業經理人、獵頭構建橋梁,于2018年登陸港股市場。財報數據顯示,近年來,獵聘的營收一直維持著增長態勢。2019—2021年,其營業收入分別為15.13億元、18.7億元、26.5億元,增長速率分別為23.5%、23.6%、41.8%。
2014年上線的boss直聘則強調“和老板直接談”,推出“直聊+精準匹配”的模式,大受年輕求職者的追捧,并于2021年登陸資本市場。3月23日晚,boss直聘發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報數據顯示,2021年,公司實現營收42.6億元,同比增長119.0%。
而另一邊,昔日的招聘巨頭則在新老交替的角逐中,選擇相繼退市。
早在2017年,智聯招聘在股東大會上宣布退市,結束了近20年的美股之旅。就在近日,前程無憂也發布公告稱,將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私有化退市。
財報數據顯示,自2018年起,前程無憂的營收增速逐年放緩,由2018年的32.77%斷崖式下跌至2019年的5.77%,2020年甚至出現8%的負增長。2021第三季度,這一數據有所緩和,同比增長19.3%,但同期的凈利潤卻同比銳減44%。
與此同時,前程無憂服務的雇主數量也逐年下降,2018至2020年分別為48.5萬、42.26萬、36.08萬。
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公開數據,同樣在2020年,boss直聘、獵聘的服務企業數量分別為360萬家、73萬家。
另外,易觀千帆數據顯示,前程無憂2020年平均月活躍用戶數(mau)僅800萬左右。而根據boss直聘招股書,2020年平臺的mau為1980萬。同時,boss直聘于3月23日晚發布的財報數據也指出,在因網絡安全審查暫停新用戶注冊的情況下,全年平臺平均月活躍用戶數(mau)為2710萬,同比上漲37%。對比之下,意味深長。
大廠裁員之下,互聯網招聘行業是否會受影響?
隨著昔日招聘巨頭智聯招聘、前程無憂的相繼退市,眼下互聯網招聘市場上,僅有boss直聘、獵聘兩家上市企業。
但即便如此,在線招聘賽道依然擁擠不堪,新玩家不斷涌入,招聘形式也不斷推陳出新。早在今年1月,不少在線招聘企業就在為即將到來的“金三銀四”籌謀劃策。
例如,58同城將旗下“趕集網”改為專注招聘市場的“趕集直招”,并主打直播招聘;社交平臺快手也向招聘細分賽道發力,推出藍領招聘平臺“快招工”;今年2月,脈脈打出“先看點評,再找工作”的宣傳口號,上線了“企業點評”系統并推出“職得去”榜單。
然而,與此同時,互聯網大廠裁員的消息也被頻頻曝出,“阿里裁員”“騰訊裁員”等話題相繼登上微博熱搜榜。
據相關媒體核實,阿里、騰訊等互聯網大廠近期裁員的消息屬實,但網傳的裁員比例有所夸大。
在此情況下,裁員“寒冬”是否會波及互聯網招聘行業?
據前程無憂日前發布的《2022年春節后才市供需行情》顯示,今年春節后互聯網/電子商務行業的新增職位量下降明顯,從2021年的第一位下降到了今年的第四位;在薪酬沒有顯著增長的前提下,互聯網公司2022屆校招崗位總數比去年縮減15%至20%。
此外,拉勾招聘數據研究院的公開數據也顯示,自2021年11月以來,互聯網大廠的人才需求指數整體下降了26%。
而在社交平臺上,不少此前經歷過互聯網大廠裁員潮的員工反饋稱,至今沒有找到匹配且滿意的工作。也有一些被裁的員工表示考慮走“考公”等道路。
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在接受未來網記者采訪時表示,互聯網大廠的裁員舉措勢必會對招聘行業產生影響?!坝捎诨ヂ摼W大廠用人崗位的縮減,招聘平臺投放的崗位數量隨之下降,謀求互聯網職位的求職者對這些招聘平臺的依賴度也會降低?!?/p>
張毅認為,互聯網大廠的裁員舉措還會影響到部分招聘平臺的業務訂單量?!袄?對于boss直聘、拉勾招聘等平臺來說,互聯網企業是他們的重要客戶,投放的互聯網企業崗位較多,因此受裁員的影響較大。而對于智聯招聘、前程無憂等傳統招聘平臺來說,更側重于綜合類的崗位招聘,影響自然相對較小?!?/p>
作者:
凌萌
編輯:
高富燦